笔趣阁

登录 注册
Hi, | 退出登录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733 人和人之间不同的“一夜暴富”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biquger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反正现在张浩南说谁中了邪应该浸猪笼,也会有村民将信将疑。


“婶娘,弄几个蛋给我,不是咸鸭蛋,鸡蛋就好。”


“不炒啊,就开水煮一煮?”


“就这样,不用炖蛋。”


“那要稍微等一下。”


“好。”


灶间被改造成了大厨房,不过土灶还是没有拆,张浩南喜欢吃土灶烧的锅巴,所以如果在家里吃饭,能用土灶就不会用电饭煲。


等煮鸡蛋的时候,他就坐客厅卷着苦菊和生菜沾“蘸水”吃。


“蘸水”是一个滇东北工人配的,起先是车工组,后来因为“蘸水”做得不错,就跑去食堂专门负责“川味”配料。


如今也是个小品类调味料的班组长,回老家坐火车还得先去余杭,都一个大圈子,三十几个小时到家是常有的事情。


混上班组长之后,他就成了老家村里的首富。


就字面意义上的首富,并且把婆娘娃儿都接了过来,老家那点“苞谷”也没打算再收拾,但是房子是要修的。


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,因为“蘸水”做得不错,老板都喜欢吃,以至于他现在时不时就要返回老家做调研,就是把当地街头巷尾不错的调味品记录下来,取样之后再带回两江省的“大桥食品”调味品研发中心。


类似这样的产品开发调研员,在“沙食系”也是属于容易一夜暴富的人员,原因很简单,张浩南对吃的不挑,但也最挑,遇上合胃口的,是真舍得花钱。


再小的品类,以“沙食系”的体量,可以精准投送任何一个市场,哪怕那个地方市场压根就没有“沙食系”的影响力。


毕竟除了自有渠道,还有政府采购渠道,还有部门系统渠道。


糖烟酒中的两样,“沙食系”交情都不错,很多订单都是“有来有往”的生意,都可以做,产品也都大差不差,那做张老板的生意,就多了一条人脉。


有些小道消息,从张浩南这里打听比去两江省省府大院可能都要快。


像“紫金科技”今年的订单,大头基本都是政企,总订单量高达六十万辆,基本都是集中在华东的警用巡逻、工厂转运、企业内部通勤等等岗位,均价从“紫金科技”的新世纪系列五千元档位,跳到了七千两百多。


总营收仅政企这一块,就超了四十亿,排产排到了明年的三季度。


华北总装工厂虞小龙如此专心致志地盯着,就是因为他一年十个亿真不是在做梦,“紫金科技”是随时要配合科技部、两江省、松江市进行上市操作的。


不是为了上市融资,而是做个“样板工程”。


“紫金科技”内部非常反对,但张老板无所谓,那也只能无可奈何。


其实虞小龙也心知肚明,科技部需要有说服力的企业来为部委充当证券市场的“压舱石”。


中科院在建康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基地,已经是彻底指望不上,被“紫金科技”压着打。


要知道“紫金科技”从起步到疯狂扩张,完全就是跟泥石流一样凶猛,并非没有“有力人士”知道“禁摩令”,但不果断,不坚决,这红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“紫金科技”在蚕食鲸吞。


关键还不用担心“紫金科技”消化不良,因为背后有整个“沙食系”。


所以科技部反复吹风“紫金科技”上市的时候,嗷嗷待哺的“韭菜”遍地都是,建康这里的“老股民”更是希望老天保佑让他能有“祖传的物业”,持股多少都是持,相信“财神爷”。


这十来年股市平均年化利率也就一点八,嘴上喊着“股票不是炒的”,但就这点回报,不炒不太可能,只能变成“大型赌场”。


科技部这次让张浩南参加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》的报告会议,其实就是还要谈一谈“紫金科技”的上市。


不是说科技部要当“急先锋”,部委内部压根不想鸟证券系统那边,主要是科技部本身也有需求。


科创公司要发力,现在还不到火候,之前中央几次开会,都判断起码要十年以上的蛰伏、沉淀。


中科院自然也跟着需要“熬鹰”,但“紫金科技”太猛了,而“浩南哥”的名头已经出圈,在高校群体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,虽然谈不上是号召力,可就这点影响力,足够拿来稳一手信心。


张浩南的意思是一口价三百亿卖给中科院的科技创业投资公司,之后需要“刷脸”壮胆,他可以视情况而定收点“片酬”。


奈何被两江省和松江市否了,松江市寻思着如果要卖,还不如直接卖给松江市的国投呢。


“感情牌”打了一大堆,还表示“阿拉家里还是蛮大的”,工业用地直接白送都行。


只要“紫金科技”卖给松江市政府,那么在松江落地多少“千人工厂”的用地面积,就白送给张浩南多少面积。


之后这些工业用地你张老板就是开个全亚洲最大的“废品收购加工站”都行,主打的就是实惠。


至于说省里就更简单了,松江什么价,我省里加倍。


于是“紫金科技”变卖告吹,不过这点小闹剧,还是在诸多部门系统传扬开来,不但没有让“紫金科技”的前途晦暗,反而进一步为人追捧。


之后就是酒企大采购、大推销,淮河两岸的白酒企业,采购了大量“紫金科技”电动车当巡逻车、通勤车,很多销售都是酒企代销的,直接做了需求量汇总,然后传真到了建康。


货只有几辆样品,但货款直接全款扔到了“紫金科技”。


当年张浩南给虞小龙、周全全画的“百万产量”大饼,根本不够用。


饼画小了。


实际的饼,让虞总已经成为了建康二代圈子中的顶流,虽然他是松江的。


嘴大吃大饼,嘴小吃小饼。


“紫金科技”这个饼,这光景受惠者甚多,“蘸水”这么一个调味品中的小类肯定是没法比的。


不过对滇东北的员工而言,虽没有让他财富自由,却也拖家带口完成了“阶层跃迁”,毕竟他能在老家修大房子了。


修身齐家之后,他个人虽没有主观意愿上为家乡尽一份力,但因为公司的业务发展、市场开发需要,导致他在老家朱提市,确确实实地带了一些小门小户发家致富。


朱提市今年还专门嘉奖了他,只是运气不好,国庆节那几天去街上找口味小料的时候,钱包被抢不说,胳膊还被划了一刀……


张浩南现在吃“蘸水”,其实也算是一点奖励,免得他心寒。


他现在引以为傲的一个成就,就是他配的“蘸水”连老板都说“安逸”。


“阿南,蛋要放冷水里浸一浸吗?”


鸡蛋煮好之后,灶间传来婶娘的问话。


“浸吧,等一下我过去拿。”


继续埋头“吃草”的张浩南歪头回了一声,苦菊卷起来,随便蘸了一点“蘸水”就往嘴里塞。


“吃草”吃几斤也不顶饿,不过家里一直有卤牛肉,风味定期换,夏天都是吃辣卤,冬月就是冀北省的酱卤口味,吃面吃馒头的时候,一斤牛肉轻轻松松干完。


桌上其实摆着牛肉,不过他没上手,他等人呢。


过一会儿,火急火燎的武泰安就拎着公文包急匆匆地过来,然后冲廊檐下嗑瓜子的女人们点头道:“夫人们好。”


“真他妈像太监啊。”


张浩南感慨地说了一声,不等武泰安开口,他先说道,“坐下先吃点牛肉。婶娘,拿双筷子给他。”


“武总要大海碗不?”


“肯定要的,他胃口也很大。我就算了,不要给我拿,我直接上手。”


“…………”


武泰安知道老板又故意拖时间恶心他,但他只能忍着,并且对张浩南的婶婶挤出个微笑说声谢谢。


“吃饭的时候呢,就不要聊公事,什么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》提都不要提。都年底了,马上元旦了,你还不如跟家里多打打电话,认识你的,知道你是‘龙盾安保国际业务部总训练师’;不认识你的,还以为你是哪国大统领呢。”


“…………”


他现在连拳头都不硬了,甚至还客客气气从烧饭阿姨手中接过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馄饨……


然后一手筷子一手调羹,馄饨要吃,牛肉也要吃。


张浩南奚落他嘲讽他的话,他只当放屁。


心态放平和,生活更轻松。


咔嚓嚓。


端了一盆煮鸡蛋过来,都是凉了的,张浩南慢条斯理地敲了鸡蛋就往嘴里塞,然而这种“安定祥和”,被满头大汗嘻嘻哈哈一路狂奔的张瑾打破。


她冲回家的时候,后面还有喘着粗气的赵飞燕,她追张瑾追得冒汗。


“咦?!爸爸大懒虫!”


开嘲讽没有任何犹豫,武泰安料定此女必是老板亲生的!


“武伯伯好~~”


“你好。”


武泰安露出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微笑。


“卧槽,你原来会笑啊。”


“……”


黑着脸的武泰安被张瑾瞄见之后,她一边去卫生间洗手,一边嚷嚷道,“爸爸你阴阳怪气,你阴阳怪气……”


“……”


张浩南撇撇嘴,剥好一个鸡蛋,捏手里往边上悬停,就见一只嘴“啊呜”一口咬上,然后双手捧着鸡蛋慢慢啃。


“我不是很喜欢吃蛋黄……”


一脸为难的张瑾靠在张浩南身上,然后问道,“我可以给‘虎虎’吃吗?”


“你可以给武伯伯吃。”


“……”


本以为自己会平静的武泰安,差点把筷子捏断,之所以没捏断,因为筷子是不锈钢的。


最终张瑾还是吃了蛋黄,不过为了补偿,她坐在桌子旁,等张浩南用生菜叶子卷牛肉喂她。


这时候张浩南和武泰安也都吃好了,可以聊一聊不那么重要的事情,比如说……


国家大事。


(本章完)


733 人和人之间不同的“一夜暴富”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