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登录 注册
Hi, | 退出登录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两百零七章 准备妥当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biquger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梁国公府。


房玄龄肯定不会将自己的大儿子送去辽东。


毕竟将来还要对方来继承自己的家业。


二儿子李重又不要,那只好是委屈三儿子了。


现在房玄龄的三儿子正好倒是没什么太好的官职在身。


只不过有一个问题。


就是他这三儿子娶的是荆王李元景之女。


这县主,要是说让她去辽东,怕是会有很大的意见。


当然!现在房玄龄也管不了那么多了。


跟李重说了说,可以让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去。


而且,他的这个最小的儿子为人向来是有些低调。


感觉是个可以踏实做事的。


李重便让对方来见自己。


然后……


经过了一番面试。


李重便道:“到时候,山东的来州会成为辽东跟江南物资的一个中转站,可以让他在那负责调配物资。”


要知道,现在的辽东可养不起一个闲人。


而房遗则,在李重的眼中,就是一个闲人。


至少……


目前李重看不出对方有任何特殊的才能,那就只能是让他去做一些留在大唐的打杂的工作。


李重算过了,一台蒸汽拖拉机一天能耕三百亩,算它辽东的地比较好耕,因为都是黑土地,地质比较地松软,所以一天能耕四百亩。


可五台蒸汽拖拉机一天也才不过是两千亩,辽东城一带一年最多只能种一季春小麦,春耕时间就拿二十天来算。


那一年下来,他们最多最多只能是种四万亩。


由于目前小麦种植产量还是比较低的,一般只是作为备用粮,所以产量一亩能有一石半就已经算是丰收了。


就当它没有受到自然灾害,而且有黑土地的加持,普遍产量都能到达一百五十斤以上。


那一年下来,他们所能收获的,最多也才不过六百万斤小麦。


假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每人每天至少要吃一斤小麦,那他们全年所生产的粮食,最多也才不过只能养活一万六千人。


要是小麦收割的季节来一场大雨,毕竟辽东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,雨热同期。


也就是刚好春小麦成长跟成熟的时候,也正是辽东地区下雨频发的季节。


那这产量,估计至少得减半。


也就是说,五台蒸汽拖拉机的产量,最多也不过是只能养活八千人罢了。


经营辽东,在大唐国力强盛,国内粮食充足的时候,可以这么搞。


可是……


这必然还是需要动用大量牲畜跟徭役。


而且……


长期这么做,必然会让百姓都怨声载道。


这也就解释了,为什么自古以来,一直都很不好控制这里。


且明明这里土地肥沃,可高句丽,也还是得节衣缩食。


因为这里的产出,连养活自己都困难。


李重还记得,明朝的时候,好像也经营过辽东,据说,每年大明都要用很多的海船来运送粮食。….运输之日,海船铺满了整个海面。


李重当然不会做这种徭役深重的事。


不过前几年,这粮食物资的支援还是十分有必要的。


等到了辽东之后,科学院的工匠就会在当地继续批量地打造蒸汽拖拉机,等到时候蒸汽拖拉机的数量上来了以后,能养活的人数也就会越来越多。


大辽不能走人口大国的路线,那是不现实的。只能走资本主义,走科技强国的路线。


甚至,还要时刻注意精兵简政。


第两百零七章 准备妥当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